進入一個新領域,碩士論文和Google一直是切入的好工具,這篇文章就是我這個養魚新手,爬文章爬出來的心得。
所謂養魚先養水,養水先養菌,然而這個菌所指為何?要回答這個問題,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氮循環與硝化作用。
魚缸充斥著含氮的有機汙物,例如魚的糞便、沒吃完的殘餌、這些有機物經過水解和細菌或真菌分解以後會在水中氧化形成氨氮(NH
4-N),氨氮在水中以氨或銨離子的形態存在,在大部分的水族討論區裡被稱為「氨」或「銨」,實際上指的都是氨的氮化合物。氨氮是毒性頗強的物質,會損害魚的神經系統,導致魚隻呼吸困難,大量的氨氮甚至會造成水質優氧化而無法飼養魚類。因此,養水先養菌就是要培養出能夠分解氨氮的細菌,降低魚隻排泄和過度餵食造成的不良影響。
一般來說,從生成氨氮到將其分解為無毒氮氣的過程稱為氮循環,大部分的水族討論區則稱之為硝化系統或硝化循環,其分解的過程又可以分為硝化作用和脫硝作用兩階段,如下圖所示
[1]。
氮循環途徑示意圖
硝化作用類似光合作用,都是自營性生物利用無機物生成所需養分的方法之一。硝化作用會消耗氨氮與氧,而排出硝酸氮或亞硝酸氮。與異營性的菌種比起來,硝化作用屬於效率較差的養分取得方法,使得硝化菌的競爭力比異營性的菌種要差,繁殖也較慢。因此,要在魚缸裡維持順暢的氮循環,要靠人為方的法去確保硝化菌的繁衍,這也是為何需要添加硝化菌種的原因。
硝化作用可以分成兩個階段,第一個階段是亞硝化菌(Nitrosomonas)將氨氮分解為亞硝酸氮(NO2--N),第二個階段是硝化菌(Nitrobacter)將亞硝酸氮分解為硝酸氮(NO3--N)。其中,亞硝化菌屬於絕對自營性,以無機的二氧化碳為碳源,而硝化菌是兼自營性,可以用有機碳作為碳源,生長速度較亞硝酸菌緩慢。理論上,氧化1克的氨氮形成硝酸氮,需要4.2克的氧(已加入細胞合成的消耗),同時消耗7.14mg的鹼度(已CaCO3為基準)[1],因此硝化作用需要氧氣,而且會慢慢使水質偏向酸性。
影響水中硝化作用效率的因子歸納[1][2]有:
- 溶氧: 0.3~0.4mg/L之間時,溶氧量與硝化菌生長速度成正比,一般而言若大於1mg/L就沒有抑制硝化菌生長的現象。
- pH值:pH在7.5~8.5之間,較適合硝化菌生長,硝化菌喜歡弱鹼性環境,當pH在5以下時,硝化作用會完全中止,反之在pH升高到9.5以上時,影響不大。
- 溫度:硝化菌最適合的溫度在28~32度C,且在5~35度C之間時,硝化速度與溫度成正比,超出這個範圍會使得硝化菌失去活性。
- 有機物:高濃度的有機物將造成異營菌繁殖的有利條件,使異營菌的數量增加,間接降低溶氧量與pH值,導致自營的硝化菌無法生存。
- 氨濃度:氨濃度介於10~150mg/L時,會抑制亞硝化菌作用,0.1~1.0mg/L的氨會抑制硝化菌作用。另外,亞硝酸氮的濃度在0.2~2.8mg/L時,會對硝化菌形成抑制。
脫硝作用指脫硝菌將NO2-或NO3-還原成N2O或N2,將仍具有一些毒性的硝酸氮,轉變為無毒的氮氣,釋放為大氣中。完整的脫硝系統電子傳遞鏈包含三個主要成份:
- 可用的碳源作為電子提供者
- 適當的氧化物作為電子的接受者(以硝酸鹽代替氧氣進行呼吸)
- 有脫硝能力的菌株
這個過程又稱為缺氧呼吸作用,亦可得知脫硝菌是屬於厭氧細菌,若環境中存在氧,氧氣會與脫硝作用的基質競爭電子,並進行有氧呼吸作用,並對脫硝形成抑制。而且在有氧條件下行呼吸作用,產生之能量遠大於脫硝作用,且脫硝菌在有氧環境下,增殖速度遠小於其他菌種,因此維持無氧條件,是有利於脫硝作用的。
脫硝菌有異營性也有自營性,但以異營性為主,因此提供脫硝作用的碳源應以有機碳為主,水中生物的飼養應該可以提供一些有機碳源。
影響脫硝速度的因子,整理如下[1][3]:
- 溶氧:溶氧濃度為0的狀態最佳,但不同菌株對氧的耐受性不同
- pH值:最適pH範圍在6.5~7.5,且在低於6.0或高於8.0時脫硝速率會大幅降低,且脫硝反應將使pH上升
- 溫度:最適合的溫度在24~40度C,溫度越高效率越好
- C/N比:脫硝需要碳源,因此較高的C/N比(碳/氮比)有利於脫硝,但是太高的C/N比又會抑制硝化作用,需要注意
綜合以上觀點,要在魚缸裡維持良好的水質,需要完整的氮循環系統,而硝化與脫硝菌種的生存比起其他菌種而言,相對是弱勢的,因此除了不斷加入好的菌種之外,還必須同時提供好的生存空間,讓硝化或脫硝菌可以在局部空間中取得優勢。一般生化濾材裡面,有許多大孔細的生化棉適給好氧的硝化菌生長的環境,而陶瓷環則利用表面細小的孔細提供厭氧菌種生存的空間。另外,底沙也可以提供厭氧菌生存空間,不過如果沒有浪板和底抽的話,只有表層的底沙較能對水質做出貢獻。至於pH值,由於硝化和脫硝分別會降低和提昇pH,因此如何達成兩者的平衡是重點。至於溫度之類的,魚和水草遠比菌種敏感,在魚缸裡可以不論。
參考文獻:
[1] 呂志宏, 2001, 《有機廢水之硝化與脫硝處理研究》, 大同大學 生物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
[2] 柯世傑, 2005, 《利用分子生物方法進行樣本中硝化菌與消化速率之估算》,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碩士論文
[3] 林茗儀, 2006, 《活性污泥脫硝基因及脫硝菌多樣性之研究》, 中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